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席卷中国大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基护教研室全体教师严格落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听课不停学、封城不封爱,病毒封不住我们每一位老师对莘莘学子深沉的爱!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教研室老师积极开展网络授课,确保教学质量,我们用专业能力、社会担当和脚踏实地为此次疫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1.集思广益 精心准备 为提高《基础护理学》实训课的在线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基护教研室全体教师多次以语音、视频会议的方式集体备课,除了完善现有比较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外,大家还集思广益,各显神通。其中,教研室主任刘书莲老师及张玉晶、赵培文、李静等老师充分利用家中现有资源(卡通玩偶、笔记本、抽纸、手机、短绒小毛巾、洗衣机纱网甩干袋等),将本是枯燥的铺备用床的授课内容录制成一个个生动有趣、活灵活现、易于理解的教学微视频,课后学生反响很好。赵培文、王璐老师除白天参加党员志愿者疫情防控活动外,晚上还热心指导其他老师录制、剪辑视频。为了能赶在开学之际将更多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呈现给学生,刘晶晶老师常常利用网络不太拥堵的凌晨上传各种资料。陈利颖老师积极搜集中国大学慕课等一些较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及时分享给大家并上传教学平台。李雅雪老师由于身在外地,被居家隔离,在网络办公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和景书坛老师一起构建《临床护理技能》这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保证了该课程的全部外聘老师能在医院积极投身防疫一线工作而不用为建网课而分心。刘书莲老师在讲授《精神科护理学》和《精神护理》课程时,以“疫情笼罩的当下,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为主题,录制开学第一课的视频,为学生指明了在疫情防控期间作为一名医学生应该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陈博、黄燕、刘芳芳几位实验指导老师,更是为录制各种授课小视频、书写实训教案出谋划策、尽心尽力。虽然工作过程很繁琐、工作量很庞大,但教研室的各位老师从未退缩和推脱过。
2.灵活机动 有效应对 针对开学前可能出现的网络堵车情况,教研室老师提前和各班学委建立了QQ群、微信群,在第一节上课学习通崩溃的瞬间,立即转移阵地、实施教学活动,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3.积极改进 深挖反馈 每次授课后,教研室老师都会和各班学委确认到课人数、询问缺勤原因、调查教学效果,收集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①针对个别学生反映,观看老师的录课视频时,觉得很正式、没有平时上课讲的那么活波这一问题,老师们采用共享屏幕的语音直播方式进行授课,满足了学生能时刻倾听到老师声音的愿望。②针对个别学生上课、下课签到应付的情况,教研室老师采用不定时另类的签到方式,有时是拍照本人的听课笔记,有时是让家人上传本人正在上网课的视频(必须拍照到学生本人和屏幕上正在进行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全程都在认真听课、记笔记、互动。③针对个别学生上课容易犯困的问题,老师采用连麦的方式,呼叫3次,学生没有及时应答,即算旷课1次。
基护教研室老师熟练运用各种线上授课方法、掌控上课节奏和互动频率,确保了网络教学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