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名称、代码
专业名称: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专业代码:520802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学制:三年
学历:大专
四、职业面向与就业岗位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所属专业类 (代码) | 对应行业 (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
医药卫生大类(52) | 健康管理与促进类 (5208) | 学前教育行业(83) 卫生行业(84) | 教育辅助服务人员 (2-09-99-00) 生活照料服务人员 (4-10-01) 健康咨询服务人员 (4-06-01-99) 医疗辅助服务人员 (4-06-01-99) | 1.幼儿教育岗位 2.保育岗位 3.育婴岗位 4.家庭教育指导岗位 5.健康管理岗位 | 1.保育员/保育师 2.育婴员/育婴师 3.1+X幼儿照护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扎实的卫生保健和健康管理知识、过硬的保教结合专业技能,能够从事婴幼儿照护与发育监测、家庭健康指导、行为评价与心理干预、早教和学前教育等工作的“有爱心、擅才艺、懂健康、会管理、强素养、能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
Q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Q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热爱、尊重、信任幼儿,关心每一位儿童的成长与进步;热爱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事业。
Q3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Q4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人文和艺术修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
Q5 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安全意识和信息素养;有教育情怀和反思能力。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2.知识要求
K1了解幼儿教育的发展历程,熟悉国家、地方幼儿教育事业和幼儿健康教育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K2掌握幼儿营养、生长发育、生活照料、常见疾病的特点及预防等保健知识;
K3掌握幼儿心理、儿童保教、学前教育等基本理论知识;
K4掌握幼儿游戏和日常生活等活动组织的有关知识;
K5掌握早教机构、幼儿园课程领域的教育内容、教育计划、教育组织、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K6熟悉幼儿保健相关的行政管理、后勤管理、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
3.能力要求
A1能开展膳食搭配、生活照护、疾病预防等工作,具备科学的幼儿照护能力;
A2能开展幼儿健康管理服务与指导,包括健康检查、健康风险评估等工作,具有健康干预方案实施和健康随访能力;
A3能组织开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具备保教结合能力;
A4能以发展的眼光客观观察、评价儿童,并能调整、引导家长及其他保教人员,共同形成对儿童的积极评价氛围,优化儿童的生活与成长环境;
A5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为幼儿、家长、同行以及其他人员提供相关咨询与服务;
A6具备本专业必需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维护能力。
六、课程设置
本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一)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和公共基础选修课程。
公共基础必修课,共14门,合计41学分。主要课程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体育、劳动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高职英语、英语(口语)、现代信息技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公共基础选修课程,需要在选修课模块中任选修读完成6个(含)以上学分课程,每门公共选修课记1学分,每学期限选2门,其中限选课至少完成3学分。课程在公共选修课程(附表四)中选择。
主要公共基础课程简介如下:
1.思想道德与法治
第一学期开设,3学分,共54学时,其中理论46学时,实践8学时。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品德、法律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是我国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程,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引导学生在学习和思索中探求真理,在体验和行动中感悟人生,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
内容简介:本课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投身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其目的在于培养高等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增强学法守法的自觉性,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真正做到学法、懂法、用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护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二学期开设,2学分,共36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践4学时。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中的骨干和核心课程,是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基础教育课,目的在于使当代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内容简介:全面论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产生形成发展过程、科学体系、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基本观点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之中。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第三学期开设,3学分,共54学时,其中理论46学时,实践8学时。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全面准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重大意义、历史地位和实践要求,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引导青年大学生认清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努力成长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激扬青春、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内容简介:本课程充分体现“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的核心内容,系统阐述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观点,全面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方面作出的理论概括和战略指引。引导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增长知识、锤炼品格。
4.形势与政策
第二至三学期开设,2学分,每学期18学时,共36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国内形势教育、国际形势和我国对外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校培养目标为依据,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适时地进行形势政策教育、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基本知识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具有坚定的立场、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适应能力。
5.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第二至三学期开设,2学分,每学期18学时,共36学时,其中理论18学时,实践18时。
课程目标:本课程为各专业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达到未来工作岗位素质要求起支撑作用,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通过课程教学,引导学生认真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相应的就业准备,引导大学生以理性的生涯规划指导人生发展,提升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和就业核心竞争力,最终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和成功创业。
内容简介: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学生从入学到实习再到就业的全过程,将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知识的传授,又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和观念的转变;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掌握相关的求职技巧,努力实现大学生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的显著提高,做好向“职业人”转换的各种准备,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和就业观念。
6.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第二、三学期开设,2学分,共36学时,其中理论18学时,实践18学时。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面向全校大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对高校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主渠道。通过“创业基础”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和企业家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
内容简介:通过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认知创新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新创业活动的特殊性。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新创业能力。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理论和技法,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新观和创业观。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新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创新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
7. 大学生心理健康
第一学期开设,2学分,共36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实践6学时。
课程目标:本课程为实现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学生工作生活所需的基本素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学生顺利的成长成才。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内容简介: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了从知识到技能再到运用的全过程,将心理健康知识与自身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知识的传授,又有技能的练习,还有对技能的运用;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等,努力实现大学生在知识、技能及素质三个层面的显著提高,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乐观心态,为大学生实现角色转换做好心理保障。
8.大学体育
第一、第二、第三学期开设,6学分,共108学时,其中理论12学时,实践96学时。
课程目标: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德技双修的教育理念,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丰富的体育教学内容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达到以下目标:
(1)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基本知识和科学健身的方法;(2)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3)掌握 1-2 项体育运动项目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作为终身锻炼的手段;(4)增强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增强社会适应能力;(5)培养终身运动意识,为实现“健康中国”奠定基础。
内容简介:大学体育一:健身气功(八段锦、校园五禽戏),体质健康达标测试;大学体育二: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太极拳、健美操、跆拳道、瑜伽、毽球;大学体育三:形体、形体与礼仪、健美操、体育舞蹈、防身术、游泳、瑜伽、太极拳、羽毛球、跳绳、飞盘、拓展训练等。体质测试和课外体育锻炼同为课程考核的内容之一,不合格者不能获得相应学期的学分。体育课程考核合格并获得规定学分是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之一。
(二)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共15门,合计53学分。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共6门,合计18学分,主要包括托育服务政策法规与伦理、婴幼儿人体结构与功能、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基础与婴幼儿心理发展、婴幼儿发育与评估、托育服务沟通艺术。
专业核心课程共6门,合计19学分,主要包括婴幼儿生活照护与回应、婴幼儿疾病预防与护理、婴幼儿营养与科学喂养、婴幼儿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婴幼儿家庭养育指导、托育机构环境创设。
专业拓展课程共3门,合计16学分,主要包括小儿推拿技术、钢琴与幼儿歌曲伴奏、舞蹈与幼儿舞蹈创编。
主要专业课程简介如下:
1.婴幼儿生活照护与回应
第三学期开设,4学分,共68学时,其中理论16学时,实践52学时。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婴幼儿睡眠照料方法;注重婴幼儿进食、排便、用眼卫生、口腔卫生等生活习惯养成;掌握尿布更换、穿脱衣物、冲泡奶粉等照料技术;熟练掌握婴幼儿抚触、被动操;具备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知识和相应能力;重视婴幼儿生活照护过程中的积极回应。
支撑的培养规格:如Q3、K2、A1。
内容简介:主要介绍了婴幼儿的生活照护与情感回应技巧。课程涵盖了喂养、睡眠、清洁护理等日常生活照护的各个方面,强调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进行科学照护。同时,课程重点讲解了如何敏感地观察并回应婴幼儿的情感需求,通过积极的亲子互动建立信任与安全的依恋关系。此外,还涉及了婴幼儿常见问题的识别与处理、安全照护等实用内容,旨在提升照护者的专业技能与情感回应能力,为婴幼儿提供全方位的关爱与照护。
2.婴幼儿疾病预防与护理
第四学期开设,4学分,共68学时,其中理论52学时,实践16学时。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生命体征监测、体格生长测量等婴幼儿护理技术;具备计划免疫与不良反应处理能力;能够进行常见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护理;能够进行热性惊厥等常见急症的预防与急救;掌握各系统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护理;具备营养障碍性疾病的预防与护理能力。
支撑的培养规格:如K2、A1。
内容简介:主要介绍了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护理知识,旨在提升照护者的健康管理能力。课程涵盖了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疾病特点、预防要点及护理技能等内容,强调通过科学喂养、良好卫生习惯、定期疫苗接种等措施预防疾病。同时,教授如何识别婴幼儿疾病症状、采取适当护理措施,并讲解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家庭护理方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照护者敏锐的病情观察能力和专业的护理技能,为婴幼儿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3.婴幼儿营养与科学喂养
第二学期开设,2学分,共34学时,其中理论18学时,实践16学时。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婴幼儿食物安全与平衡膳食营养知识;能够进行婴幼儿喂养与观察;能够进行婴幼儿喂养突发情况处理;重视婴幼儿良好饮食习惯养成。
支撑的培养规格:如K2、A1。
内容简介:主要介绍了营养学基础知识,包括各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营养价值及食品安全等内容。针对0-3岁婴幼儿的营养需求与生长发育特点,课程详细讲解了母乳喂养、人工喂养、辅食添加及食谱设计等关键喂养技巧,同时传授了科学喂养的原则与方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将掌握科学安排婴幼儿膳食、处理喂养中常见问题、培养婴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等能力,为成为合格的早期教育教师或育婴师打下坚实基础。
4.婴幼儿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
第四学期开设,2学分,共34学时,其中理论0学时,实践34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让学生掌握婴幼儿窒息与异物吸入、外伤(高处跌落、烧烫伤、触电等)、中毒、溺水与道路事故等伤害的预防与急救;熟悉意外伤害事故报告流程;掌握急救物资配置。
支撑的培养规格:如K2、A1、A2。
内容简介:主要介绍了婴幼儿常见意外伤害类型(如窒息、跌落、烫伤、溺水等)及其原因分析,强调通过改善家庭环境、加强监护、教育引导等措施预防意外发生。同时,课程详细讲解婴幼儿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方法,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等基本急救技能,以及针对不同伤害类型的特殊处理措施。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学员将掌握有效的预防策略和急救技巧,为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5.婴幼儿家庭养育指导
第二学期开设,3学分,共52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实践16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与婴幼儿父母进行良好沟通的能力;能与婴幼儿其他照护者进行艺术沟通;具备对婴幼儿家长进行科学喂养指导的能力;能进行婴幼儿亲子活动指导;能根据婴幼儿家长需求为其提供养育照护个性化指导;能进行科学育儿理念和方法的宣传;掌握婴幼儿养育照护常见问题疑难解析。
支撑的培养规格:如Q2、K3、A1、A4、A5。
内容简介:主要介绍了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营养需求与科学喂养、日常护理与疾病预防、心理发展与情感回应等多个方面。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示,帮助家长了解婴幼儿身心特点,掌握正确的养育方法,包括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睡眠习惯培养、疾病预防与护理等。同时,课程还强调家庭环境的安全构建、亲子关系的建立与维护,以及婴幼儿常见问题的识别与应对策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家长将能够自信、科学地养育婴幼儿,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6.托育机构环境创设
第三学期开设,4学分,共68学时,其中理论34学时,实践34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托育机构生活环境、活动环境创设原则和方法;能进行托育机构环境美化并注重环境的安全;能根据环境适性原则进行材料选择与投放;重视托育机构心理环境的创设。
支撑的培养规格:如Q4、K3、K4。
内容简介:主要介绍了托育机构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如安全性、适宜性、科学性、美观性等,并详细讲解空间布局、色彩搭配、装饰物选择等具体技巧。课程强调根据婴幼儿的发展需要,创设能够促进其身心发展的环境,同时注重心理环境的营造,包括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及整体氛围的塑造。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学生将掌握环境创设的方法与策略,为托育机构提供高质量的环境设计方案。
认识实习
认识实习安排在专业课程中实施,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到托育机构进行见习。旨在使学生熟悉托育机构环境及工作流程和内容,逐步认识岗位职责,培养岗位能力,养成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四)岗位实习
岗位实习是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知识、教育理论和职业技能训练等方面的综合实践课,是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必要环节。实践活动利于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了解幼儿、熟悉幼儿特点、巩固专业思想、培养管理和研究的实际能力。毕业实习在第五、六学期进行,时间32周,主要安排在幼儿园、托育机构、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等学习。实习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实习机构的运作、组织架构、规章制度和幼教文化;掌握岗位的典型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及核心技能;养成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和诚实守信的职业精神。
(五)综合提升
为提升教学质量,强化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使学生增强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专业可持续可扩展能力,在第6学期,进行综合理论知识考核,强化学生的理论应用实践的能力。
七、教学进程安排
教学进程安排表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部分,制订时参照了教育部文件要求的学分、学时、课程设置、实践性教学环节等内容。为强化产教融合,依据学生已有基础和教学基地情况,实行“14+4”教学改革,4周学习及见习在实习基地进行。
(一)教学周数分配表 (附表一)
(二)教学进程安排表 (附表二)
(三)实习实践教学说明表 (附表三)
(四)公共选修(国学辅修)课程(附表四)
(五)学时比例表 (附表五)
八、基本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教学团队是人才培养方案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本专业教学团队是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企(行)业高技术人员与企(行)业高技能人才组成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现有校内专业教师15人、校外兼职教师5人。其中校内专业教师中硕士研究生5人、副高及以上职称3人、双师型教师占比85%以上;专业教师中有洛阳市优秀专家1名、洛阳市优秀青年科技专家1名。专业教师每年按要求积极参加企业实践学习或各种专题培训,全年累计学习和培训时间不少于一个月。师资队伍数量充足、结构基本合理,完全能够胜任本专业的教学需要。
(二)教学设施
为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本专业将建成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一批具有职业氛围的实训室,为校内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学院拥有游戏活动实训室、儿科护理实训室、舞蹈实训室、美术作品展览室、远程多功能实训室等一流实训室。学院与洛阳市学前教育职教集团等10多家成员单位共同保障学生的实习实训、毕业实习和就业。
(三)教学资源
本专业教学主要采用国家规划教材、省规划教材及行业规划教材,每年校图书馆和二级学院采购部分专业参考图书资料,以供学生及教师学习参考。在网络资源方面,利用素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为师生搭建了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电子教案、网络视频、实训项目题库等在线学习资源,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教学实施和社会服务需要。
(四)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中采用精讲、案例分析、讨论、练习等多种教学形式,将课程教学延伸到实践环节之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对象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例如,对一些理论性很强的难点内容,如幼儿教育的基础理论,采用精讲教学形式。对一些实践性很强的重点内容,采用案例教学形式。对一些容易混淆难以理解的内容,采用对比、讨论教学形式。对有些难点内容,如各类幼儿教育管理活动实施指导的要求,采用精讲、案例、讨论、练习等多种教学形式。对较小的教学班,适当多采用讨论教学形式;对较大的教学班,适当多采用讲授教学形式。
本专业将注意开展多媒体教学听课检查,全面了解教师多媒体授课情况,加强对现代化手段教学的监督和指导,进一步规范多媒体教学,促进现代化教学手段授课质量和效率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各门课程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深度研讨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注重任务驱动和行动导向。
1.项目教学法 教学内容紧紧围绕职业岗位进行选取和重新序化,课程内容的教学载体是真实的项目,以项目中的任务驱动教学和实训。项目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 每一教学单元要完成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在案例模仿项目中运用了“案例教学法”,即教师首先对要讲述的案例进行分析,并通过示范完成案例,然后学生模仿完成案例。“案例教学法”以应用技能培养为核心,通过典型案例帮助学生在局部范围内掌握专业技能。
3.小组工作法 每4~5名学生为一组,组成一个团队,承担一个任务。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和项目,教学评价与团队每个成员表现密切相关。这样,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价
贯彻落实“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教育评价指导思想,开展多元化教学评价,将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重点考察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沟通能力、学习创新、责任关怀、职业素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技能。
1.课程考核
按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进行,分为考试和考査两种。考试课过程性评价占总成绩的30%,终结性评价占总成绩的70%,按百分制考评,60分为及格。考查课过程性评价占总成绩的60%,终结性评价占总成绩的40%,按百分制考评,60分为及格。过程性评价包括职业规范、语言交流、实践、书写报告、理论知识、课堂表现、日常作业等各个方面;终结性评价指课程期末考试。
2.认识实习及岗位实习成绩评定
认识实习要有实习报告或实习总结,岗位实习为顶岗实习,成绩为实习考核成绩(40%)、实习总结评定成绩(40%)、职业综合能力评价(20%)之和。岗位实习要进行轮岗考核和实习小结,实习考核由企业带教老师进行轮岗考核,实习考核成绩按实际成绩进行折算,由企业带教老师做出实习总结评定,做出职业综合能力评价。毕业实习成绩均按百分制考评,60分为及格。
3.毕业考核
毕业考核为理论考试。理论考核科目为《婴幼儿生活照护与回应》、《婴幼儿疾病预防与护理》和《婴幼儿家庭养育指导》,满分各100分,60分为及格。
4.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取
满足我校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要求,即可对应获得一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积极参与“1+X”幼儿照护职业等级证书等其他职业等级证书考试,获得相应职业等级证书。
(六)学分管理
依照《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学分制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和《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奖励学分实施办法 (试行)》执行。
九、质量管理
(一)bet36365路检测中心成立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管理人员和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委员会,定期开展市场调研,了解本专业人力资源需求状况;适时召开会议研究专业建设过程中相关问题,做好顶层设计,为专业建设提供市场、政策及行业信息,提高专业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学校实行教务处(校)-教学办(院)-教研室三级教学运行管理和督导团(校)-督导组(院)二级教学督导管理体制。学院教学工作由分管教学院长总负责,教学办公室和各教研室分工负责。在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框架下,对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过程实施质量监控,从制度入手,采取信息化手段对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的质量进行监控,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
(三)为保证实践教学基地的正常运行和规范提高,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基地评价系统,建立定期对实践教学基地运行质量评价的制度,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评估机制,保证实践教学基地能满足课程实训、综合实训、认知实习、跟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的需求,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四)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委员会吸纳行业专家、教师和管理人员成立专项调研组,负责本专业的社会需求、毕业生跟踪调查和新生素质调查等工作,为本专业的招生和就业提供支持。
十、毕业要求
(一)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德、智、体、美、劳评价合格,须修满136学分、岗位实习合格、毕业考核合格方可毕业。其中,公共基础课程41学分,公共选修课程6学分;专业基础课程18学分,专业核心课程19学分,专业拓展课程16学分;集中实践实训课36学分。毕业考试合格方可毕业。
(二)本专业鼓励获得相关资格证书: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健康照护师(三级)证书及其他职业等级证书。
十一、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与创新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bet36365路检测中心组织专业教师,与江苏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洛阳职业技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等校企合作单位的专家共同制订。制订之初,先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广泛开展社会调研,了解企业,行业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信息,以及对人才培养规格的意见。同时根据企业用人岗位的职业需求,设置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主动为企业培养人才,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学生就业率。
附表一
教学周具体安排表
周次 学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一 | 军事技能训练2周 | 课堂教学15周 | 考试1周 | 社会实践 | |||||||||||||||||
二 | 课堂教学18周(条件允许时GYB培训1周) | 考试2周 | 社会实践 | ||||||||||||||||||
三 | 课堂教学18周 | 考试2周 | 社会实践 | ||||||||||||||||||
四 | 课堂教学14周 | 期末考试2周 | 认识实习4周 | ||||||||||||||||||
五-六 | 岗位实习32周(包含暑假8周)+就业实践+毕业考试 |
附表二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表
序号 | 课程类别 | 课程 代码 | 课 程 名 称 | 学分 | 考试 | 考查 | 总学时 | 学时构成 | 周学时分布 | |||||||||||||||||||||||||||||
理 论 | 实 践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
1 | 2 | 3 | 4 | 5 | 6 | |||||||||||||||||||||||||||||||||
20周 | 20周 | 20周 | 14+2+4周 | 20周 | 20周 | |||||||||||||||||||||||||||||||||
1 | 公共基础必修课程 | 121001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3 | 1 | 54 | 46 | 8 | 54 | 认识实习4周: 第四学期的后四周 岗位实习32周:岗位实习安排在幼儿园、托育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儿保科等。 实习内容主要为: 幼儿教育教学、幼儿保育保健等内容。 岗位实习结束后毕业考试 | ||||||||||||||||||||||||||||
2 | 121028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2 | 2 | 36 | 32 | 4 | 36 | ||||||||||||||||||||||||||||||
3 | 121027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3 | 54 | 46 | 8 | 54 | ||||||||||||||||||||||||||||||
4 | 121020/ 121025 | 形势与政策 | 2 | 2-3 | 36 | 36 | 0 | 18 | 18 | |||||||||||||||||||||||||||||
5 | 161002 | 军事理论 | 4 | 1 | 114 | 36 | 78 | 114 | ||||||||||||||||||||||||||||||
6 | 161003 | 大学生心理健康 | 2 | 1 | 36 | 30 | 6 | 36 | ||||||||||||||||||||||||||||||
7 | 141001-3 | 大学体育 | 6 | 1-3 | 108 | 12 | 96 | 36 | 36 | 36 | ||||||||||||||||||||||||||||
8 | 161001 | 劳动课 | 1 | 1 | 16 | 4 | 12 | 16 | ||||||||||||||||||||||||||||||
9 | 121031-32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 2 | 2-3 | 36 | 18 | 18 | 18 | 18 | |||||||||||||||||||||||||||||
10 | 121029-30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 2 | 2-3 | 36 | 18 | 18 | 18 | 18 | |||||||||||||||||||||||||||||
11 | 131035 | 高职英语 | 4 | 1 | 72 | 68 | 4 | 72 | ||||||||||||||||||||||||||||||
12 | 131025-26 | 英语(口语) | 4 | 2-3 | 72 | 36 | 36 | 36 | 36 | |||||||||||||||||||||||||||||
13 | 071803 | 现代信息技术 | 4 | 2 | 72 | 36 | 36 | 72 | ||||||||||||||||||||||||||||||
14 | 101207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 2 | 1 | 36 | 36 | 0 | 36 | ||||||||||||||||||||||||||||||
小计 | 41 | 778 | 454 | 324 | 364 | 234 | 180 | 0 | ||||||||||||||||||||||||||||||
15 | 公共基础选修课程 | 在公共选修课模块中,须修满6个学分课程(每门公共选修课记1学分,每学期限选2门,限选课至少完成3学分) | 6 | 1-4 | 108 | 108 | ||||||||||||||||||||||||||||||||
合计 | 47 | 886 | 562 | 324 | 364 | 234 | 180 | 0 | ||||||||||||||||||||||||||||||
16 | 专业 基础 课程 | 011300 | 托育服务政策法规与伦理 | 2 | 4 | 34 | 18 | 16 | 34 | |||||||||||||||||||||||||||||
17 | 021507 | 婴幼儿人体结构与功能 | 4 | 1 | 72 | 36 | 36 | 72 | ||||||||||||||||||||||||||||||
18 | 011296 | 幼儿教育学 | 4 | 3 | 68 | 52 | 16 | 68 | ||||||||||||||||||||||||||||||
19 | 011297 | 心理学基础与婴幼儿心理发展 | 4 | 4 | 68 | 52 | 16 | 68 | ||||||||||||||||||||||||||||||
20 | 011298 | 婴幼儿发育与评估 | 2 | 2 | 34 | 18 | 16 | 34 | ||||||||||||||||||||||||||||||
21 | 011299 | 托育服务沟通艺术 | 2 | 2 | 34 | 18 | 16 | 34 | ||||||||||||||||||||||||||||||
小 计 | 18 | 310 | 194 | 116 | 72 | 68 | 68 | 102 | ||||||||||||||||||||||||||||||
22 | 专业 核心 课程 | 011301 | 婴幼儿生活照护与回应 | 4 | 3 | 68 | 16 | 52 | 68 | |||||||||||||||||||||||||||||
23 | 011302 | 婴幼儿疾病预防与护理 | 4 | 4 | 68 | 52 | 16 | 68 | ||||||||||||||||||||||||||||||
24 | 011303 | 婴幼儿营养与科学喂养 | 2 | 2 | 34 | 18 | 16 | 34 | ||||||||||||||||||||||||||||||
25 | 011304 | 婴幼儿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 | 2 | 4 | 34 | 0 | 34 | 34 | ||||||||||||||||||||||||||||||
26 | 011305 | 婴幼儿家庭养育指导 | 3 | 2 | 52 | 36 | 16 | 52 | ||||||||||||||||||||||||||||||
27 | 011306 | 托育机构环境创设 | 4 | 3 | 68 | 34 | 34 | 68 | ||||||||||||||||||||||||||||||
小 计 | 19 | 324 | 156 | 168 | 0 | 86 | 136 | 102 | ||||||||||||||||||||||||||||||
28 | 专业 拓展 课程 | 021197 | 小儿推拿技术 | 4 | 4 | 52 | 26 | 26 | 52 | |||||||||||||||||||||||||||||
29 | 111164/ 111165/ 111166 | 钢琴与幼儿歌曲伴奏 | 6 | 1-3 | 108 | 0 | 108 | 36 | 36 | 36 | ||||||||||||||||||||||||||||
30 | 111473/ 111474/ | 舞蹈与幼儿舞蹈创编 | 6 | 1-3 | 108 | 0 | 108 | 36 | 36 | 36 | ||||||||||||||||||||||||||||
小 计 | 16 | 268 | 26 | 242 | 72 | 72 | 72 | 52 | ||||||||||||||||||||||||||||||
合 计 | 53 | 902 | 376 | 526 | 144 | 226 | 276 | 256 | ||||||||||||||||||||||||||||||
31 | 011307 | 认识实习 | 4 | 104 | 104 | 4 | 4W | |||||||||||||||||||||||||||||||
32 | 011187 | 岗位实习 | 32 | 832 | 832 | 32 | 32W | |||||||||||||||||||||||||||||||
合计 | 36 | 936 | 0 | 936 | 0 | 0 | 0 | 0 | ||||||||||||||||||||||||||||||
总 计 | 136 | 2724 | 938 | 1786 | 508 | 460 | 456 | 256 | ||||||||||||||||||||||||||||||
毕业考试:理论 《婴幼儿生活照护与回应》+《婴幼儿疾病预防与护理》+《婴幼儿家庭养育指导》 |
附表三
集中实践实训教学安排表
序号 | 类别 | 实践教学名称 | 学分 | 周数 | 总学时 | 开设学期 | 备注 | ||
1 | 军事课 | 军事技能 | 2 | 2 | 78 | 1 | |||
2 | 社会实践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1 | 1 | 8 | 2 | 学生既可参加教师组织的实践教学,也可通过提交思政理论学习相关的实践成果获得学分。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1 | 4 | 3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1 | 8 | 4 | ||||||
3 | 认识实习 | 认识实习 | 4 | 4 | 104 | 4 | 第四学期后四周进行 | ||
4 | 岗位实习 | 岗位实习 | 32 | 32 | 832 | 5-6 | 托育相关机构实习不少于8个月 | ||
合计 | 39 | 41 | 1034 |
附表四
公共选修课程
编号 | 类型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授课学期 |
1 | 任选 | 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 1 | 18 | 1-4 |
2 | 任选 |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与防护 | 1 | 18 | 1-4 |
3 | 任选 | 食品营养与食品安全 | 1 | 18 | 1-4 |
4 | 任选 | 生命安全与救援 | 1 | 18 | 1-4 |
5 | 任选 | 全球变化生态学 | 1 | 18 | 1-4 |
6 | 任选 | 家园的治理:环境科学概论 | 1 | 18 | 1-4 |
7 | 任选 |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 | 1 | 18 | 1-4 |
8 | 任选 | 垃圾分类 | 1 | 18 | 1-4 |
9 | 任选 | 经济决策思维与原理 | 1 | 18 | 1-4 |
10 | 任选 | 经济与社会:如何用决策思维洞察生活 | 1 | 32 | 1-4 |
11 | 任选 | 经济学百年 | 1 | 18 | 1-4 |
12 | 任选 | 法社会学 | 1 | 18 | 1-4 |
13 | 任选 | 中国民间艺术的奇妙之旅(民间艺术赏析) | 1 | 18 | 1-4 |
14 | 任选 | 现代人口管理学 | 1 | 18 | 1-4 |
15 | 任选 | 民俗资源与旅游 | 1 | 18 | 1-4 |
16 | 任选 | 中国音乐简史 | 1 | 18 | 1-4 |
17 | 任选 | 人力资源管理:基于创新创业视角 | 1 | 18 | 1-4 |
18 | 任选 | 海洋与人类文明 | 1 | 18 | 1-4 |
19 | 任选 | 合唱艺术 | 1 | 18 | 1-4 |
20 | 任选 | 智慧海洋 | 1 | 18 | 1-4 |
21 | 任选 |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 1 | 18 | 1-4 |
22 | 任选 | 管理素质与能力的五项修炼——跟我学“管理学” | 1 | 18 | 1-4 |
23 | 任选 | 行政管理学 | 1 | 18 | 1-4 |
24 | 任选 |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 | 1 | 18 | 1-4 |
25 | 任选 |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下) | 1 | 18 | 1-4 |
26 | 任选 | 设计与人文:当代公共艺术 | 1 | 18 | 1-4 |
27 | 任选 | 人文智能 | 1 | 18 | 1-4 |
28 | 任选 | 生态文明——撑起美丽中国梦 | 1 | 18 | 1-4 |
29 | 任选 | 名侦探柯南与化学探秘 | 1 | 18 | 1-4 |
30 | 任选 | 大数据算法 | 1 | 18 | 1-4 |
31 | 任选 | 人工智能 | 1 | 18 | 1-4 |
32 | 任选 | 《高等数学》专升本 | 1 | 32 | 1-4 |
33 | 任选 | 《时间简史》导读 | 1 | 18 | 1-4 |
34 | 任选 | 《英语》专升本 | 1 | 32 | 1-4 |
35 | 任选 | 舌尖上的植物学 | 1 | 18 | 1-4 |
36 | 任选 | 婚恋-职场-人格 | 1 | 18 | 1-4 |
37 | 任选 | 礼行天下 仪见倾心 | 1 | 18 | 1-4 |
38 | 任选 | 社会心理学 | 1 | 18 | 1-4 |
39 | 任选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 | 1 | 18 | 1-4 |
40 | 任选 | 大学生安全教育 | 1 | 18 | 1-4 |
41 | 任选 | 创新创业 | 1 | 18 | 1-4 |
42 | 任选 | 创新创业大赛赛前特训 | 1 | 18 | 1-4 |
43 | 任选 | 党史 | 1 | 18 | 1-4 |
44 | 任选 | 新中国史 | 1 | 18 | 1-4 |
45 | 任选 | 改革开放史 | 1 | 18 | 1-4 |
46 | 任选 | 社会主义发展史 | 1 | 18 | 1-4 |
47 | 限选 | 书法鉴赏 | 1 | 18 | 1-4 |
48 | 限选 | 戏剧鉴赏 | 1 | 18 | 1-4 |
49 | 限选 | 艺术导论 | 1 | 18 | 1-4 |
50 | 限选 | 音乐鉴赏 | 1 | 18 | 1-4 |
51 | 限选 | 美术鉴赏 | 1 | 18 | 1-4 |
52 | 限选 | 影视鉴赏 | 1 | 18 | 1-4 |
53 | 限选 | 舞蹈鉴赏 | 1 | 18 | 1-4 |
54 | 限选 | 戏曲鉴赏 | 1 | 18 | 1-4 |
公共选修课程采用动态管理方式,根据实际需要按照学年进行调整 |
注:学生在1-4学期,需要在选修课模块中任选修读完成6个以上学分课程,其中限选课至少完成3学分。
附表五
学时比例表
课程模块 | 学分 | 总学时 | 课程类型 | 各模块比例 | |
理论 | 实践 | ||||
公共基础必修课程 | 41 | 778 | 454 | 324 | 28.56% |
公共基础选修课程 | 6 | 108 | 108 | 0 | 3.96% |
专业基础课程 | 18 | 310 | 194 | 116 | 11.38% |
专业核心课程 | 19 | 324 | 156 | 168 | 11.89% |
专业拓展课程 | 16 | 268 | 26 | 242 | 9.84% |
认识实习 | 4 | 104 | 0 | 104 | 3.82% |
岗位实习 | 32 | 832 | 0 | 832 | 30.54% |
小计 | 136 | 2724 | 938 | 1786 | 100.00% |
总学时 | 2724 | ||||
占比 | 34.43% | 65.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