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级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者:bet36365路检测中心发布时间:2024-12-03浏览次数:10


一、专业名称、代码                      

专业名称: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                                       

专业代码:590302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学制:三年

学历:大专

四、职业面向与就业岗位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59

公共服务类

5903

老年人养护服务行业

8514

养老护理员(含失智老年人照护)(4-10-01-05

健康照护师健康照护师(长期照护师)(4-14-01-03

老年人能力评估师(4-14-02-05

医疗护理员(4-14-01-02)

社群健康护理员(4-14-01-04)

老年评估

老年照护

失智老年人照护

医养个案管理

健康养老顾问

养老机构运营与管理

1+X老年照护

1+X失智老人照护

养老护理员

健康照护师

健康照护师(长期照护师)

助理社工师

老年人能力评估师

医养个案管理

老年康体指导

老年护理服务需求评估

医疗护理员

社群健康护理员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掌握老年人照护、礼仪沟通、医养康养、养老机构管理知识及相关政策法规与技术标准,具备老年人能力评估、康养活动策划组织与设计、老年健康照护、社区-居家-机构养老服务等能力,能够从事老年照护、老年评估、养老机构运营管理、养老服务规划与咨询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应在系统学习本专业知识并完成有关实习实训基础上,全面提升素质、知识、能力,掌握并实际运用岗位(群)需要的专业核心技术技能,总体上须达到以下要求:

素质要求

Q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Q2具有基本身体运动知识和至少1项体育运动技能,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测试合格标准,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

Q3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Q4具有必备的美育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审美能力,形成至少1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Q5具有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精神,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

Q6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Q7具有老年人养护服务行业数字素养和数字思维能力

Q8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Q9具备与本专业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素养和劳动技能;

Q10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及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Q11具有整合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Q12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知识要求

K1能够熟练掌握与本专业从事职业活动相关的国家法律、行业规定,掌握绿色生产、环境保护、安全防护、质量管理等相关知识与技能,了解相关产业文化

K2具有支撑本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必备的现代互联网技术应用与素养、职业人文基础、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等文化基础知识

K3具有养老职业素养与安全、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业、老年服务礼仪与沟通、养老政策法规与标准等专业基础知识

K4具有老年人人体结构与机能、老年人常见慢性病健康照护及管理等专业基础知识

K5具有老年人饮食照护、排泄照护、清洁照护、睡眠照护、生命体征测量、 消毒防护等生活与基础照护知识;

K6具有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和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及服务需求知识;

K7具有老年人生活活动能力康复训练以及辅助器具、助行器具选配与使用、生活环境适老化改造的知识;

K8具有老年人心理特点、老年心理评估方法与辅疗技巧、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等心理护理知识;

K9具有活动策划方案写作、策划组织与实施、活动创意设计等知识;

K10具有社区居家养老基础设施选址设计、标准化建设、智慧化管理、风险管理等知识;

K11具有养老机构的论证、申报、审批及备案、运营管理等知识。

能力要求

A1具备对老年人开展综合评估的能力;

A2具备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护、基础照护的能力;

A3具备协助与指导老年人进行康复训练的能力;

A4具备为老年人提供常见慢性病整体照护并能运用智慧养老设备及系统协助完成健康监测及照护的能力;

A5具备初步为老年人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心理辅疗服务的能力;

A6具备策划、组织与实施、设计各类老年活动的能力;

A7具备在养老机构、社区居家等工作场景运用智能化设施设备及信息平台进行管理的能力;

A8具有适应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的基本数字技能,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专业信息技术能力,基本掌握智慧健康养老领域数字化技能;

A9具备发现老年社会问题、开展老年社会工作服务能力。

六、课程设置

本专业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一)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共13门,合计37学分。主要课程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体育、劳动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高职英语、现代信息技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主要公共基础课程简介如下:

1思想道德与法治

第一学期开设,3学分,共54学时,其中理论46学时,实践8学时。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品德、法律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是我国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程,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引导学生在学习和思索中探求真理,在体验和行动中感悟人生,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

内容简介:本课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投身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其目的在于培养高等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增强学法守法的自觉性,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真正做到学法、懂法、用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护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二学期开设,2学分,共36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践4学时。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规定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中的骨干和核心课程,是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基础教育课目的在于使当代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内容简介:全面论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产生形成发展过程、科学体系、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基本观点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之中。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第三学期开设,3学分,共54学时,其中理论46学时,实践8学时。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全面准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重大意义、历史地位和实践要求,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引导青年大学生认清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努力成长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激扬青春、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内容简介:本课程充分体现“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的核心内容,系统阐述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观点,全面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方面作出的理论概括和战略指引。引导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增长知识、锤炼品格。

4.形势与政策

第二、三学期开设,2学分,共36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国内形势教育、国际形势和我国对外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校培养目标为依据,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适时地进行形势政策教育、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基本知识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具有坚定的立场、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适应能力。

5.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第二、三学期开设,2学分,共36学时,其中理论18学时,实践18学时。

课程目标:本课程为各专业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达到未来工作岗位素质要求起支撑作用,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通过课程教学,引导学生认真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相应的就业准备,引导大学生以理性的生涯规划指导人生发展,提升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和就业核心竞争力,最终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和成功创业。

内容简介: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学生从入学到实习再到就业的全过程,将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知识的传授,又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和观念的转变;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掌握相关的求职技巧,努力实现大学生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的显著提高,做好向“职业人”转换的各种准备,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和就业观念。

6.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第二、三学期开设,2学分,共36学时,其中理论18学时,实践18学时。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面向全校大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对高校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主渠道。通过“创业基础”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和企业家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

内容简介:通过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认知创新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新创业活动的特殊性。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新创业能力。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理论和技法,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新观和创业观。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新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创新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

7.大学生心理健康

第一学期开设,2学分,共36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实践6学时。

课程目标:本课程为实现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学生工作生活所需的基本素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学生顺利的成长成才。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内容简介: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了从知识到技能再到运用的全过程,将心理健康知识与自身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知识的传授,又有技能的练习,还有对技能的运用;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等,努力实现大学生在知识、技能及素质三个层面的显著提高,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乐观心态,为大学生实现角色转换做好心理保障。

8.大学体育

第一、第二、第三学期开设,6学分,共108学时,其中理论12学时,实践96学时。

课程目标: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德技双修的教育理念,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丰富的体育教学内容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达到以下目标:

1)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基本知识和科学健身的方法;(2)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3)掌握 1-2 项体育运动项目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作为终身锻炼的手段;(4)增强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增强社会适应能力;(5)培养终身运动意识,为实现“健康中国”奠定基础。

内容简介:大学体育一:健身气功(八段锦、校园五禽戏),体质健康达标测试;大学体育二: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太极拳、健美操、跆拳道、瑜伽、毽球;大学体育三:形体、形体与礼仪、健美操、体育舞蹈、防身术、游泳、瑜伽、太极拳、羽毛球、跳绳、飞盘、拓展训练等。体质测试和课外体育锻炼同为课程考核的内容之一,不合格者不能获得相应学期的学分。体育课程考核合格并获得规定学分是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之一。

(二)专业课程

22门,合计62学分。主要有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有:健康养老职业素养与安全、康养政策法规与标准老年服务礼仪与沟通、正常人体结构与机能智慧养老技术概论;专业核心课程有:老年人生活与基础照护实务、老年健康照护、老年活动策划与设计、老年心理护理实务、老年人生活能力康复训练养老机构智慧运营与管理社区居家智慧康养管理老年人能力评估实务老年健康评估;专业拓展课程有:中医养生保健学、老年人康复辅助器具应用、社会工作概论、老年人社会工作、老年营养与膳食保健、动物伴侣与老年健康社区居家简易急救、老龄产业市场营销基础。

主要专业课介绍如下:

1. 正常人体结构与

第一学期开设,5学分,90学时,其中理论50学时,实践40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课程使学生了解老年人各器官形态结构和人体机能,理解老化、衰老的本质, 为高校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后续课程奠定了基础,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本专业的内涵。

支撑的培养规格:如Q8K4

内容简介:本课程按照人体的各系统,系统阐述了老年人各器官形态结构和人体机能,依次学习细胞、基本组织、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器官、神经系统,最后重点介绍衰老与长寿。

2. 老年人生活与基础照护实务

第二、第三学期开设,8学分,136学时,其中理论10学时,实践126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课程培养学生为老年人进行日常生活照护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具备为有健康问题老人进行健康评估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为老年人进行保健和健康教育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有为老年人服务的意识。

支撑的培养规格:如Q9Q12K5A2

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讲授包括为老年人提供适宜的居住环境,满足老年人清洁卫生、睡眠、饮食、排泄、安全移动等方面需要的日常生活照护技术,以及预防控制院内感染、生命体征评估、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给予口服药及外用药、急救、书写照护文件等专业化老年健康照护技术。包含1+X”老年照护职业等级证书考核中轮椅转运、睡眠照护、口腔清洁、压疮预防、沐浴盆浴、床上温水擦浴、血压测量、体温测量、协助排尿排便、服药协助、雾化吸入、吸氧照护、吸痰照护、临终护理等项目。

3. 老年人生活能力康复训练

学期开设,3学分,52学时,其中理论16学时,实践36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课程培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康复护理知识;掌握常用康复器械的使用方法;使其具备初步的康复机能评定、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能力;具备开展康复护理和康复指导的能力;具备运用预防保健知识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卫生保健服务的能力。

支撑的培养规格:如Q3Q9K7A3

内容简介:主要介绍了康复医学的基础与评估;讲解老年人康复治疗护理方法,如助行器的使用、轮椅的选择与使用、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医疗康复体操等;阐述了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及慢性代谢性疾病的诊治技术和康复护理。

4.老年心理护理实务

学期开设,4学分,68学时,其中理论42学时,实践26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课程培养使学生了解老年人的身心变化特点及心理护理的基本知识;掌握各种心理护理的技术与方法,如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等方法;能够准确识别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与症状,并及时进行心理沟通和疏导,实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

支撑的培养规格:Q3Q8K8A5

内容简介:主要介绍了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老年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处理方法;老年期的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及老年社会适应;老年人的心理评估和辅导;如何正确进行老年死亡教育及临终关怀;涉老工作者自我心理调适;老年心理工作者的素质要求及如何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老年精神文化生活。

5. 老年健康照护

第三学期开设,5学分,86学时,其中理论50学时,实践36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课程培养使学生了解老年人常患疾病及患病老人的需求;掌握老人生命体征的监测;具有制定正确合理的养老护理工作任务的能力;具有指导并做好照护患病老人用药的能力;能正确掌握或对病情加重的老人及时发现并做出各种有效合理的院外急救处理工作的能力;具有以人为本的高度责任心和关爱精神。

支撑的培养规格:如Q5Q9K4A4

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包括呼吸系统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循环系统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消化系统常见病的预防与护理、内分泌系统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泌尿系统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神经系统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免疫与运动系统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课程中还涉及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功能训练、步行训练、床上活动训练、转移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摔伤后初步处理、外伤初步止血、骨折后的初步固定及搬运等“1+X”老年照护职业等级证书考核项目内容的教学。

6. 老年服务礼仪与沟通

第二学期开设,1学分,18学时,其中实践18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课程培养使学生树立良好的沟通态度;掌握与老年人沟通的知识;具备常见的沟通形式技巧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支撑的培养规格:如Q3Q4Q6Q9K2

内容简介:通过设置与老年人的真实沟通情境,以生活中与老年人沟通的现实案例为切入点,以任务解决的模式、实操演练的方法生动形象地描述沟通环节和沟通技巧,教会学生基本的老年服务礼仪,及如何与老年人进行良好沟通。

7.养老机构智慧运营与管理

第四学期开设,4学分,68学时,其中理论40学时,实践28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课程培养学生热爱老年事业,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具备认识当前养老趋势及养老现代化管理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从事养老事业的信心,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具备从事养老机构管理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养老机构服务、行政、人力资源、安全与事故管理及经营管理等知识;具备在管理岗位上的基本素质以及组织、策划、管理、协调、决策、控制等方面的能力具备养老机构运营的风险意识,培养学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具备应用智慧化手段从事现代化管理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和开拓进取的创新能力

支撑的培养规格:如Q10-12K11A7

内容简介:该课程系统介绍了我国养老机构的服务对象、性质、特点、类型、服务内容、护理等级和出入院程序、养老机构的出入院管理系统;老年人权益保护及相关法律知识;我国养老机构的政策及国内外机构养老的规范;养老机构建设、护理管理、财务管理、医疗及膳食服务管理、质量管理、经营管理、信息化管理以及意外伤害事件防范与矛盾纠纷处理;养老机构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养老机构管理中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利用等内容

8. 老年健康评估

第三学期开设,3学分,52学时,其中理论16学时,实践36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系统采集老年患者相关病史资料,熟悉临床常见症状的评估要点,熟练掌握常见体征评估的方法。通过对病史资料的综合、整理、分析,提出评估对象现有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

支撑的培养规格:如Q6Q8Q9K4A1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在学习了正常人体结构与能前导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介绍了老年人常见症状及体征的评估,健康史收集方法及内容、实验室检查等内容。后续课程为老年健康照护、老年人生活能力康复训练

9. 智慧养老技术概论

第四学期开设,1学分,16学时,理论16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常见的智慧养老仪器及设备,系统平台构架和服务模式创新设计,以及可穿戴设备、移动智能终端、家庭智能终端与服务类机器人等创新应用产品的使用,了解智慧养老市场化发展的整体趋势,了解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降低照护工作的压力、改进管理效能等。

支撑的培养规格:如Q7K2A4A7A8

内容简介:本课程内容包括养老问题与对策研究、智慧医疗形成与发展、智慧医疗核心技术及应用(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可穿戴设备与装置、家庭智能终端产品技术等常用的智能化养老工具及仪器)、智慧医疗体系构架与商业模式、智慧养老与产业发展趋势。

10. 社区居家智慧康养管理

第四学期开设,2学分,34学时,其中理论34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老年人“居家”的服务需求;掌握智慧化及智能化的居家养老服务的组织和管理,掌握居家养老服务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养老价值观。

支撑的培养规格:如Q5Q7K10A7

内容简介:本课程内容包括居家养老服务的形成与发展、基本内容、服务方式、评估体系、人才培养、组织与管理、产业化等内容;居家养老生活照料服务内容与标准、老化预防、老年居家康复,以及老年高血压、糖尿病、痴呆症等老年常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和居家照护。

11. 老年人能力评估实务

学期开设,2学分,34学时,其中实践34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悉并掌握老年人能力评估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技术,通过评估收集健康数据全面的认识老年人服务需求,从而为更好的为老年人服务打下基础。

支撑的培养规格:如Q11Q12K6A1

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阐述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的基础知识、主要原则、重要性及应用价值。教学内容中包含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运动功能评估、精神状态评估、认知评估、吞咽功能评估1+X老年照护职业能力等级(中级)证书考试的必考项目。是一门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理论性与应用性均较强的课程。

(三)企业教学

 遴选教学实力强、管理规范,能够承担部分专业课程教学的企业。第四学期根据实际情况安排4周学生在企业进行学习,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具体学习内容,包括了解机构岗位构成、各岗位工作内容等,旨在更符合岗位需求,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岗位胜任力。

(四)认识实习与岗位实习

认识实习安排在专业课程中实施,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到养老机构等场所进行学习。旨在使学生熟悉养老机构等场所环境及照护工作流程和内容,逐步认识岗位职责,培养岗位能力,养成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岗位实习是毕业前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在第五、六学期进行,时间26周,主要在养老院、老年护理院、老年公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医养结合机构等养老场所进行岗位实习。实习主要在老年人生活照护岗位、老年基础护理岗位、康复护理岗位、心理护理岗位、老年产品、老年社会工作、老年人能力评估等服务类、管理类岗位进行轮转。实习主要内容包括活力老年人护理、介助(半自理)老人护理、介护(失能、失智)老年人护理、老人护理营销管理老年人康复保健、老年人社会工作、养老机构管理;通过实习掌握岗位的典型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及核心技能;养成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了解老年服务机构的组织架构、规章制度和运作。

(五)综合提升

为提升教学质量,强化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使学生增强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专业可持续可扩展能力,在第6学期,进行综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考核,强化学生的理论应用实践的能力。

七、教学进程安排

教学进程安排表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部分,制订时参照了教育部文件要求的学分、学时、课程设置、实践性教学环节等内容。为强化产教融合,依据学生已有基础和教学基地情况,实行“14+4”教学改革,4周学习及见习在实习基地进行。

(一)教学周具体安排表   (附表一)

(二)教学进程安排表     (附表二)

(三)实习实践教学安排表  (附表三)

(四)公共选修课程      (附表四)

(五)学时比例表       (附表五)

八、基本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校内外专兼职教师24人,副高及以上职称达54%,其中校内专业教师双师型达83%以上。团队内教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兼结合、技艺精湛,完全能够分工协作、完成模块化教学工作,实现“产教融合、双元育人”目标。专业群教学团队由“教学名师+行业专家+双师型教师”组成的多元结构化团队,近三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得国家级三等奖2人次,省级一等奖4人次、二等奖4人次,获河南省技术能手称号2人。学院聚焦1+X证书制度,开展教师培训和各种专题培训;并要求专业教师每年参加企业实践能力提升工作,学习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5年累计学习和培训时间不少于6个月。

(二)教学设施

专业群建设有护理、医疗保健、健康监测、康复治疗、基础医学等校内实训基地5个,实训设备价值4200余万元。拥有一流的集教学、培训、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医养结合康养实训中心1个,涵盖多间理实一体化教室、模拟仿真实训室、居家养老实训室、健康评估室、心理疏导室、失能、半失能老人照护实训室、膳食指导室、中医、康复室、文化颐养室,具备“教、学、做”一体化功能,能够模拟真实工作场景,营造浓厚的职业氛围,达到教学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与北京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北京和悦家国际颐养社区、上海福寿康智慧医疗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洛阳中隧康乐养老院、河南阳城养生苑等20余家单位建立了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合作关系,校企双方深度开展“专业共建、标准共研、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享、基地共用”,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三)教学资源

本专业教学主要采用国家规划教材、省规划教材及行业规划教材。学院图书馆和院部采购图书共109.09万册,供学生及教师学习参考。在网络资源方面,利用我校构建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泛雅超星学习平台、中国慕课等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为师生搭建了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电子教案、网络视频、实训项目题库等在线学习资源,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教学实施和社会服务需要。

本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思路,依托学院合作单位资源(如老年照护中心、五星级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医院)优势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互惠互利,利用合作临床实践优质师资和机构场景,实现“浸润式教学”。

(四)教学方法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教法改革,利用泛雅超星、爱课程等网络学习平台,推广微课、慕课等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主,走进社区、养老机构、医养中心或在仿真的环境中进行教学,实现“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边学边做”的目的;积极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翻转课堂等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自主、泛在、个性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积极开展知识竞赛、技能比武等各类竞赛活动,推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

(五)教学评价

贯彻落实“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教育评价指导思想,开展多元化教学评价,将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重点考察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沟通能力、学习创新、责任关怀、职业素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技能。

1.课程考核

按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进行,分为考试和考査两种。考试课过程性评价占总成绩的30%,终结性评价占总成绩的70%,按百分制考评,60分为及格。考查课过程性评价占总成绩的60%,终结性评价占总成绩的40%,按百分制考评,60分为及格。过程性评价包括职业规范、语言交流、实践、书写报告、理论知识、课堂表现、日常作业等各个方面;终结性评价指课程期末考试。

2.认识实习及岗位实习成绩评定

认识实习要有实习报告或实习总结,岗位实习为顶岗实习,成绩为实习考核成绩(40%)、实习总结评定成绩(40%)、职业综合能力评价(20%)之和岗位实习要进行轮岗考核和实习小结,实习考核由企业带教老师进行轮岗考核,实习考核成绩按实际成绩进行折算,由企业带教老师做出实习总结评定,做出职业综合能力评价。毕业实习成绩均按百分制考评,60分为及格。

3.毕业考核

毕业考核为理论+实践技能考试。理论考核科目为《老年人生活与基础照护实务》和《养老机构智慧运营与管理》,实践技能考核为《老年人能力评估实务》,满分各100分,60分为及格。

4.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取

毕业前应获得12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我校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资源库平台进行线上注册学习,其中选择专业课程2门、培训课程1门、创新课程1门,学习完成并取得合格证书同时,满足我校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要求,即可对应获得一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积极参与“1+X”老年照护职业等级证书等其他职业等级证书考试,获得相应职业等级证书。

(六)学分管理

依照《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学分制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和《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奖励学分实施办法(试行)》执行

九、质量管理

(一)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专业建设出谋划策,提供市场、政策及行业信息,提高专业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成立教学执行组织与教学督导组,对课程建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推广、课堂教学质量管理等进行督导与评价。

(三)建立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管理,制订各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标准、评价标准,制订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文件,加强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的管理。

(四)成立专业调研组,负责本专业的社会需求、毕业生跟踪调查和新生素质调查等工作,为本专业的招生和就业提供支持。

(五)教考分离制度。为了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校风、学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故实施教考分离考试制度模式。教师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进行教学和考核,各课程统一组建题库,任课老师不参与所任课程的期末考试命题,由非任课老师从题库中随机抽题组建期末试卷,相关教师集体流水评卷。

十、毕业要求

(一)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智、体、美、劳评价合格须修137学分、岗位实习合格、毕业考试合格方可毕业。其中,公共基础必修课37学分,公共选修课6学分;专业基础必修课10学分,专业核心课34学分,专业拓展课18学分;集中实践实训32学分。

(二)本专业鼓励获得相关资格证书:“1+X”老年照护<中级>证书、养老护理员<三级>、“1+X”失智老年照护职业等级证书及其他职业等级证书。学分奖励:按照洛职教〔202315《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奖励学分实施办法》(试行)文件精神要求市厅级及以上各类学科竞赛奖励(文化、艺术、体育类竞赛为省级及以上奖励)、职业技能竞赛等;公开发表的作品和成果(科研成果、发明创造等);获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可的职业证书。


附表一

教学周具体安排表

周次

学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军事技能训练2

课堂教学15

考试1

社会实践



课堂教学18条件允许时GYB培训1

考试2

社会实践



课堂教学18

考试2

社会实践



课堂教学14

期末考试2

认识实习4




岗位实习21




岗位实习5



就业实践10

毕业考试






附表二                                                 教学进程安排表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考试

考查

总学时

学年、学期、学时



课程

理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类别

1

2

3

4

5

6




20

20

20

14+2+4

26



1

公共基础必修课程

121001

思想道德与法治

3

1


54

46

8

54




岗位实习26周:

活力老年人护理、介助(半自理)老年人护理、介护(失能、失智)老年人护理、老年人护理营销管理、老年康复保健、老年社会工作、养老机构管理等岗位共实践26周。




2

121028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

2


36

32

4


36





3

12102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3


54

46

8



54




4

121020/121025

形势与政策

2


2-3

36

36



18

18




5

161002

军事理论

4


1

114

36

78

114






6

161003

大学生心理健康

2


1

36

30

6

36






7

141001-3

大学体育

6

1-3


108

12

96

36

36

36




8

161001

劳动课

1


1

16

4

12

16






9

121031 - 32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2


2-3

36

18

18


18

18




10

121029 - 30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2


2-3

36

18

18


18

18




11

131035

高职英语

4

1


72

68

4

72






12

071803

现代信息技术

4


2

72

36

36


72





13

10120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1

36

36


36







小计

37



706

418

288

364

198

144

0


14

公共选修课程


在公共选修课模块中,须修满6个学分课程(每门公共选修课记1学分,每学期限选2门)

6


1-4

108

108









公共课合计

43



814

526

288

364

198

144

0


15

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011314

健康养老职业素养与安全

1


1

18

18


18







16

011308

老年服务礼仪与沟通

1


2

18

4

14


18







17

021041

正常人体结构与机能

5

1


90

50

40

90







18

011309

康养政策法规与标准

2


2

34

34



34






19

011310

智慧养老技术概论

1


4

16

16





16





小计

10



176

122

54

108

52

0

16


20

专业核心课程

011311/011312

老年人生活与基础照护实务

8

2

3

136

10

126


86

50






21

011313

老年健康照护            

5

3


86

50

36



86





22

011315

老年活动策划与设计

3


4

52


52




52




23

011316

老年心理护理实务

4

4


68

42

26




68




24

011317

老年人生活能力康复训练

3


4

52

16

36




52




25

011318

养老机构智慧运营与管理

4

4


68

40

28




68




26

011319

社区居家智慧康养管理

2


4

34

34





34




27

011320

老年人能力评估实务

2


3

34


34



34





28

011321

老年健康评估

3

3


52

16

36



52







小计

34



582

208

374

0

86

222

274


29

专业拓展课程

021044

中医养生保健学

3


4

54

16

38




54




30

011323

老年人康复辅助器具应用

2


2

34


34


34






31

011324

社会工作概论

3

1


54

36

18

54







32

011325

老年人社会工作

4

2


68

34

34


68






33

021207

老年营养与膳食保健

2


3

34

16

18



34





34

011327

动物伴侣与老年健康

1


2

18

10

8


18






35

011328

社区居家简易急救

2


3

34


34



34






36

011329

老龄产业市场营销基础

1


4

18

18





18






小计

18



314

130

184

54

120

68

72



专业课合计

62



1072

456

616

162

258

290

362


37

实习与实训

011260-61

职业素养综合实践(第二课堂)

2



36


36



18

18




38

011307

认识实习

4



104


104




4





39

011277

岗位实习

26


5-6

676


676





676




实践合计

32



816


816

0

0

18

18


总计

137



2702

982

1720

526

456

452

380

676


毕业考试:理论 《老年人生活与基础照护实务》+《养老机构智慧运营与管理》,技能《老年人能力评估实务》




附表三                                              

实习实践教学安排表


序号

类别

实践教学名称

学分

周数

实习实践学时

开设学期

说明

1

军事课

军事技能

2

2

78

1


2

社会实践

思想道德与法治

1

1

8

2

学生即可参加教师组织的实践教学,也可通过提交思政理论学习相关的实践成果获得学分。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

4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1

8

4

3

认识实习

认识实习

4

4

104

4

养老机构见习4

4

岗位实习

岗位实习

26

26

676

5-6

养老机构实习26

5

职业素养综合实践

第二课堂

2

2

36

3-4


合计

35

37

914




附表四

公共选修课程

编号

类型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授课学期

1

任选

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1

18

1-4

2

任选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与防护

1

18

1-4

3

任选

食品营养与食品安全

1

18

1-4

4

任选

生命安全与救援

1

18

1-4

5

任选

全球变化生态学

1

18

1-4

6

任选

家园的治理:环境科学概论

1

18

1-4

7

任选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

1

18

1-4

8

任选

垃圾分类

1

18

1-4

9

任选

经济决策思维与原理

1

18

1-4

10

任选

经济与社会:如何用决策思维洞察生活

1

18

1-4

11

任选

经济学百年

1

18

1-4

12

任选

法社会学

1

18

1-4

13

任选

中国民间艺术的奇妙之旅(民间艺术赏析)

1

18

1-4

14

任选

现代人口管理学

1

18

1-4

15

任选

民俗资源与旅游

1

18

1-4

16

任选

人工智能与科学之美

1

22

1-4

17

任选

人力资源管理:基于创新创业视角

1

18

1-4

18

任选

海洋与人类文明

1

18

1-4

19

任选

生命智能

1

18

1-4

20

任选

智慧海洋

1

18

1-4

21

任选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1

18

1-4

22

任选

管理素质与能力的五项修炼——跟我学“管理学”

1

18

1-4

23

任选

行政管理学

1

18

1-4

24

任选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

1

18

1-4

25

任选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下)

1

18

1-4

26

任选

设计与人文:当代公共艺术

1

18

1-4

27

任选

人文智能

1

18

1-4

28

任选

生态文明——撑起美丽中国梦

1

18

1-4

29

任选

名侦探柯南与化学探秘

1

18

1-4

30

任选

大数据算法

1

18

1-4

31

任选

人工智能

1

18

1-4

32

任选

人工智能,语言与伦理

1

18

1-4

33

任选

《时间简史》导读

1

18

1-4

34

任选

人工智能与信息社会

1

18

1-4

35

任选

舌尖上的植物学

1

18

1-4

36

任选

婚恋-职场-人格

1

18

1-4

37

任选

礼行天下 仪见倾心

1

18

1-4

38

任选

社会心理学

1

18

1-4

39

任选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

1

18

1-4

40

任选

大学生安全教育

1

18

1-4

41

任选

创新创业

1

18

1-4

42

任选

创新创业大赛赛前特训

1

18

1-4

43

任选

党史

1

18

1-4

44

任选

新中国史

1

18

1-4

45

任选

改革开放史

1

18

1-4

46

任选

社会主义发展史

1

18

1-4

47

任选

戏曲音乐

1

20

1-4

48

限选

书法鉴赏

1

18

1-4

49

限选

戏剧鉴赏

1

18

1-4

50

限选

艺术导论

1

18

1-4

51

限选

音乐鉴赏

1

18

1-4

52

限选

美术鉴赏

1

18

1-4

53

限选

影视鉴赏

1

18

1-4

54

限选

舞蹈鉴赏

1

18

1-4

55

限选

戏曲鉴赏

1

18

1-4

公共选修课程采用动态管理方式,根据实际需要按照学年进行调整

注:学生在1-4学期,需要在选修课模块中任选修读完成6个以上学分课程,其中限选课至少完成3学分。

附表五

学时比例表

课程模块

学分

学时

课程类型

各学时比例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公共基础必修课程

37

706

418

288

26.13%

公共基础选修课程

6

108

108

0

4.00%

专业基础课程

10

176

118

58

6.51%

专业核心课程

34

582

208

374

21.54%

专业拓展课程

18

314

130

184

11.62%

职业素养综合实践

2

36

0

36

1.33%

实习实训课程

30

780


780

28.87%

137

2702

982

1720

100.00%

总学时

2702

占比

36.34%

63.66%

100.00%



上一篇:下一篇: